手冲咖啡为何风靡全球?

发布于:2016-10-23 14:44

二次大战后,日本师承德国梅莉塔滤杯、滤纸以及Chemex的滤冲原理,开发出日本独有的手冲系统与套件,包括细嘴手壶、滤杯、滤纸和底壶。手壶材质包括不锈钢、珐琅、合金和銅铸。壶嘴设计很讲究,有宽口、窄口、鹤嘴等名堂,五花八门,手壶成为手冲族把玩的收藏品。

滤杯材质也很炫目多元,有陶瓷、玻璃、耐热树脂和金属制,滤杯的底孔除了传统的三、四孔外,近年日本「玻璃王」抢先推出导流螺旋肋条的单孔锥形V60滤杯,及专用的甜筒状滤纸,抢先传统扇形滤杯风采。另外,日本Beehouse造型独特的握嘴双孔滤杯,亦深受美国手冲族欢迎,这两款日本滤杯搭配玻璃王前卫造型的不锈钢极品手壶(Buono Kettle),几乎成了欧美「第三波」   手冲迷必备行头。

V60滤杯在台湾很流行,但设计感十足的Beehouse滤杯与玻璃王的极品手壶,台湾并不多见,国内手冲族更偏爱古意盎然的阿拉丁神灯吸嘴壶(Kalita),玩家几乎人手一支,共谱浪漫的手冲情趣。

每杯120毫升~130毫升
承接滤杯流下咖啡液的玻璃底壶,也很贴心标示杯数或毫升量,底壶容量以400毫升最常见,大概是三杯量。基本上,日本手冲求精不求多,1杯量有120毫升和130毫升两种规格,换言之,两杯与三杯量的规格分别为240毫升、360毫升以及260毫升和390毫升,均标示在底壶外缘的刻度上,但是有些厂牌采每杯12毫升规格,有的以130毫升为准,并未统一。

V60滤杯萃出率高于扇形滤杯
日式滤杯与滤纸,可分为两大类,一为继承梅莉塔的传统扇形滤纸与滤杯,另一款为「玻璃王」改良的锥形滤杯,也就是甜筒状滤纸与滤杯。传统扇形滤杯的底孔有1孔到4孔不等,但孔径较小,滞留性较佳,有助延长萃取时间。而新型的锥状滤杯只有一孔,且孔径很大,畅流性较佳,有助缩短萃取时间。用惯传统扇形小孔径滤杯的人,初期使用锥状大孔径滤杯会不习惯,因为孔径太大,流速太快,容易泡出淡咖啡。如果你偏好比较明亮、酸香的咖啡,可考虑V60滤杯,如果你喜欢比较闷香且酸味低的味谱,可考虑传统扇形滤杯。

手冲咖啡是慢工出细活的典型,套件包括手壶、滤杯、滤纸和底壶,虽有点小复杂,但只要有保温90℃以上的电热瓶,就可手冲,不需另备瓦斯、酒精灯或插座,机动性高又非常方便。塞风壶和电动滴滤壶是在瓦斯或电力持续加热下,进行泡煮,没有失温问题,但手冲实在离开电力与瓦斯的热源下,进行2~4分钟的萃取,从手冲一开始,水温逐渐下滑,堪称各种滤泡法中,最讲究萃取技巧的一种。

手冲咖啡若以较高温的90℃至94℃来冲泡,经过2~4分钟萃取,黑咖啡温度已降到70℃至78℃之间,若以较低温的82℃至89℃来冲,黑咖啡温度可能降至70℃以下,是各式滤泡法中,入口温最低的萃取法。因此有些喝惯热腾腾咖啡的人,不太习惯手冲温而不烫的特色。

手冲技术好坏,影响味谱至巨,优质手冲如琼浆玉液甜美甘醇,失败手冲,三分像酸败馊水,七分像苦涩即溶咖啡。手冲变数多,不是大好就是大坏,肇因于萃取水温与冲泡时间,可自由选择与调控。这有好有坏,坏处是变数太多,不易捏拿,易弄巧成拙。但好处是,可针对不同产地特性及烘焙度,设计不同的萃取水温与时间,玩弄空间无限大,极富挑战性,这也是玩家沉迷的原因。

基本上,手冲诠释的咖啡味谱,会比虹吸式(塞风壶)更为细柔、明亮、顺滑有层次感,甜感毫不逊色。但手冲的厚实度略逊于塞风壶,这应与手冲的滤纸会滤掉部分油脂有关,如以滤布来手冲,即可保留更多的油脂,厚实度近似塞风壶。一般而言,塞风壶以醇厚浓稠见长,手冲以淡雅清甜酸香著称,各有千秋。